发布机构 伊宁市统计局 索引号 tjj--2020-0413001
公开目录 政府数据 文号
日期 2020-04-13 00:04 主题
浏览量

伊宁市2019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伊宁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及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州党委工作会议精神,聚焦总目标,聚力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实现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综合

据初步核算,2019年,伊宁市实现生产总值272.9亿元,较上年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6亿元,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61.6亿元,增长13.2%,其中:工业增加值28.0亿元,增长22.0%;第三产业增加值204.7亿元,增长4.6%。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6%、48.1%、51.3%;拉动GDP总量分别增长0.0、3.2、3.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2018年的“2.4:24.5:73.1”变化为“2.4:22.6:75.0”。三次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型发展态势。按全市常住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47309元(折合6781美元),较上年增长4.4%。

2019年,伊宁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101.8,涨幅较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全市服务项目价格指数102.7,涨幅回落0.7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1.4,涨幅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表1:伊宁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单位:%

指 标

2019年

2018年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1.8

102

#食品烟酒

103.7

103.0

衣着

98.3

99.7

居住

103.5

99.3

生活用品及服务

100.9

99.6

交通和通信

100.6

100.0

教育文化和娱乐

100.4

100.4

医疗保健

100.7

110.9

其他用品和服务

102.9

99.4

二、农业

农村经济发展稳定。2019年全市实现地方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17731万元,同比增长0.8%;实现农业增加值6.66亿元,增长0.7%。

全市特色作物种植规模持续扩大。种植业产值68532万元,增长0.1%。各乡镇(场)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温室大棚蔬菜、林果园艺等,全市拥有大棚面积12153亩。

表2:2018年伊宁市主要农产品产量

指 标

播种面积(万亩)

产量(万吨)

产量环比增减(%)

粮食

#小麦

#玉米

油料

瓜果类

甜菜

蔬菜

15.75

4.29

9.49

0.11

1.10

0.02

3.10

9.56

1.56

7.07

0.05

1.88

0.08

13.78

-5.4

20.0

-6.5

66.7

23.7

-75.0

0.4

全市林业完成植树造林面积5000亩,增长0.1%。其中经济林3900亩,增长19.8% ; 防护林1100亩,下降36.8%。

全市牲畜年末存栏总头数24.17万头,下降1.8%,牲畜出栏率97.2%,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全市畜牧业产值42414万元,增长2.4%。

表3:2018年全市主要畜产品产量

单位:万头、吨

指 标

产 量

增 减(%)

年末牲畜存栏头数(万头)

24.17

1.8

肉类总产量(吨)

12800

4.3

#牛羊猪肉(吨)

8187

4.0

牛奶 (吨)

16025

6.0

禽蛋(吨)

5153

5.1

全年水产品产量2842吨,比上年增长0.8%。渔业产值2275万元,增长0.8%。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1.14万千瓦,增长5.1%。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256台,下降0.1%;小型拖拉机993台,下降1.3%。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9年,伊宁市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6.2亿元,增长36%,伊宁市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9亿元,增长31.9%,其中,轻工业产值47亿元,增长6.1%,重工业产值41.97亿元,增长81.3%。其中边合区完成工业总产值50.7亿元,同比增长50.7%。

2019年,伊宁市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2.9亿元,增长27.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0.6亿元,增长22.7%。 伊宁市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6.4亿元,同比增长7.4%。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4.1亿元,同比增长48%。

表4:2019年伊宁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指 标

产 量

增 减(%)

火电量(万千瓦时)

551859

17.5

供热(万百万千焦)

3098.1

22.5

天然气(万立方米)

163735

1倍

小麦粉(万吨)

4.02

2倍

化学品原药(万吨)

2

18.8

配混合饲料(万吨)

4

2倍

自来水 (万立方米)

5116

5.5

饮料酒 (千升)

50763.5

12.6

从全市2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情况看,201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7506.96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903930.9万元,同比增长26.1%。2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11家,亏损面40.74%;亏损面比上年下降了15个百分点;从事工业生产活动的从业人员平均人数0.83万人,与去年同期持平。

从规模以上工业行业产值看,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5%;酒、饮料和精致茶制造业增长13.5%;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2%;食品制造业增长13.3%;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4.3%;医药制造业增长4.3%;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83倍。

2019年全市辖区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3.6亿元,增长6.9%。辖区建筑业资质内总承包及专业承包企业共34家,同比增长9.6%;实现建筑业总产值43.2亿元,增长52%;有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实现利润-1918万元,亏损企业17家,企业亏损额减少,亏损局面有所好转;从事建筑业生产活动的从业人员平均人数9188人,同比增长67%。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城市建设

2019年,全市实现固定资产投资862972万元,增长18.9%。城镇项目投资438682万元,下降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3819万元,同比增长3.5倍;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54621万元,同比下降7.8%,第二产业投资全部源于工业投资,其中电力、燃气水供应业投资169644万元,同比增长17.5%,制造业投资84997万元,同比下降35.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94492万元,同比增长33.2%。

2019年,全市实现房地产投资424290万元,同比增长50.1%,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49.2%。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874.8万平米,增长22.4%,其中住宅531.3万平米,增长30.9%;商品房销售面积193.3万平米,增长92%,其中住宅175万平米,增长106.3%。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完成道路硬化21.6万平方米、罩面修缮14.7万平方米,敷设供排水、供热、天然气管道114.8公里,恢复六星街、上海城、巴依库等城市水系21.4公里,新增绿地1279亩,新(改)建公厕54座。投入1.07亿元,新增纯电动公交车132辆,群众出行条件进一步改善。实施危旧房、棚户区改造2520户,完成农村安居工程建设929户,分配保障性住房2154套,群众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市功能日趋完善,花城美丽不断彰显,吸引大量疆内外群众来伊定居,州外群众购房占比达32%。

五、国内贸易

2019年全市辖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32410万元,增长6.8%。其中地方消费品零售额993437万元,增长7.5%。

在地方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城市零售额947419万元,增长7%;乡村零售额46018万元,增长18.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848942万元,增长8.2%;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44495万元,增长4.5%。全市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1639278万元,增长5.7%;其中批发额943477万元,占57.5%。

六、开放经济

2019年全市辖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6066万美元,同比增长51%。其中:出口45888万美元,同比增长51%;进口178万美元,同比下降14%。

全市签约招商引资到位资金项目个数120个,到位资金总额81.36亿元。其中区外到位资金81.36亿元,增长3.9%。工业项目到位资金20.73亿元,下降39.6%;商贸项目到位资金60.63亿元,增长1.2倍。

个体工商户及私营业持续发展。2019年全市个体工商户48980户,增长12.4%,从业人员90293人,增长11.3%,注册资金314460万元,增长20.2%;私营企业11488户,增长6.3%,从业人员50080人,增长11.2%,注册资金7631437万元,下降2.4%。

七、文化、旅游和体育

坚持“城市即旅游”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伊犁首府·旅居家园”旅游吸引力明显增强。成功举办伊犁第十三届“雪之恋”冰雪文化旅游节暨伊宁市第十二届“雪韵伊宁”冰雪文化旅游节、第七届民俗文化旅游节、“田园城市·风情小镇”六星街特色旅游文化体验活动、“塞外江南·诗画伊犁”冬春季旅游系列活动启动仪式等多项文旅融合活动。在乌孜别克文化大院、光明街社区和文化馆常态化开展伊犁少数民族民歌非遗传承项目培训和演绎,开展各类特色文化艺术活动3800余场次,受益群众16余万人次,推进以文彰旅、以旅促文,呈现“文旅融合·美好生活”的良好效果。

全市共有宾馆227家,其中星级宾馆17家(四星级4家,三星级7家,二星级6家),社会宾馆210家;旅行社55家,旅游景区(点)12家。全年接待旅游人数1551万人次,同比增长50.7%。旅游收入279.9亿元,增长51.2%。其中星级宾馆收入3.89亿元,同比增长30.9%;社会宾馆收入7.71亿元,同比增长37.92%;旅行社及其他收入267.52亿元,增长51.91%;景区(点)收入0.81亿元,增长52.8%。

持续开展“一村一月一电影”、“大喇叭响起来”、“送文化下基层”等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完成电影放映任务860余场次,观影农牧民群众达3万余人次。利用基层文化站、文化大院、巴扎舞台等文化阵地,发挥近千名文化志愿者的力量,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为主题,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1万余场次,送图书千余册,惠及8万余人次。举办春节系列活动共520场次,受益群众约4万人次。

先后举办了20项各类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参与人数达到10余万人次;在基层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群众体育活动150余场次,惠及群众6万余人次,成功多措并举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参与,蓬勃开展。

八、财政和金融

2019年,全市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11693万元,同比增长29.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5057万元,增长7.8%;其中税收收入202925万元,增长11.8%。

地方财政支出789376万元,增长28.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41288万元,增长6.3%。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教育和卫生健康类分别支出152949万元和52259万元,增长3和7.5%,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66695万元,增长21%。

2019年末,全市银行各项存款余额555.5亿元,下降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86.02亿元,增长11%;银行各项贷款余额566.05亿元,增长1.5%。

九、教育和科技

全市教育科技工作不断推进。2019年伊宁市地方共有学校91所,其中小学60所,初中16所,九年一贯制8所,高中7所。在校生10.6万人,专任教师783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升入普通高中的升学率60%。 科技工作不断创新。成功创建积1个自治区级“众创空间”、1个自治区级“星创天地”和1个自治区级科技孵化器,备案1个国家级专业众创空间。圆满完成了第六届新疆创新创业大赛(伊犁赛区)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第五届创新创业大赛的参赛工作。全市专利申请数为246件,授权量133件。其中发明专利50件。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广播电视事业不断发展。全市有广播电台1座,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电视发射和转播台1座,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5%,有线电视入户率50%。

十一、环境、资源

据环保部门统计,2019年,应监测天数365天,实际监测天数364天(无效天数1天)。伊宁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一级天数(优)为75天,占20.5%,二级(良)天数222天,占60.8%,伊宁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情况良好。

全市三个集中饮用水源地监测结果显示,水质均达到《地下水质标准》(GB/T14848-2017)Ⅱ类水质;伊犁河流域伊宁市段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质,城市整体水环境质量良好。

十二、安全生产

据应急管理部门统计,2019年,全市共发生各类事故594起,死亡5人,受伤7人,经济损失121.33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下降14.4%,死亡人数下降28.6%,受伤人数下降36.4%,经济损失上升2.8%。

十三、人口

据公安部门统计,2019年,全市年末常住户籍人口582744人(不含未落户常住人口)。其中城镇人口448187人,乡村人口134557人;男性283889人,女性298855人,男女性别比例为0.95:1。全年出生人数7068人,死亡人数2624人;迁入15252人,迁出8074人。全市人口出生率11.19‰,死亡率2.9‰,自然增长率8.21‰。

十四、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实现33720元,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8元,增长7.5%。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2019年,全市拥有地方卫生机构288个,卫生机构床位数6482个,卫生技术人员数8722人。

据劳动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部门统计,2019年全市地方参加养老保险234439人,医疗保险448102人,失业保险57116人,工伤和生育保险为57042和60993人。通过集中开展“就业服务大蓬车”活动、“春风行动”、“就业扶贫百村行”专场招聘等活动,为全市未就业群体提供就业岗位,涵盖保洁、安保、酒店管理服务等工种。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944人,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新开发就业岗位8052个,通过“七个一批”渠道实现旅游新增就业1695人,实现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5.768万人(次)。

据民政部门数据显示,2019年,全市共审核发放农村低保8522户14162人,累积资金5313.45万元;城市低保10800户18661人,累积资金12215.42 万元;农村特困79人62万元、城市特困59人68万元,并做好城乡低保对象、城乡特困供养人员的动态管理工作。

注:主要指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人口数据取自公安年报数据,人口中“三率”指标取自伊宁市卫健委。


附    件: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