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机构 | 伊宁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 | 索引号 | 6f0644421/2025-00260 |
---|---|---|---|
公开目录 | 人大议案 | 文号 | |
日期 |
|
主题 | |
浏览量 | 次 | 有效性 | |
罗合曼·米尔吉力力代表:
您在伊宁市第十八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重视喀赞其景区原生态保护的建议”已收悉,首先十分感谢您对伊宁市文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喀赞其民俗旅游区位于伊宁市老城区,总面积22.9平方公里,经过历史的洗礼和变迁,这里成为了13个长期居住民族同胞们的定居地。长期的多民族聚居带来了文化与生活的深度融合,使这里成为了具有鲜明新疆伊犁特色的一体多元民族文化交流交融又保持各自特色的特色区域。城区内拥有从清朝乾隆年间到民国时期的各类古建筑300多幢,同时还有2万多户极富地域文化特色的居民庭院。
一、保护文化遗产,发掘喀赞其的旅游资源
依据《伊宁市南市区保护与更新规划》,2006年伊宁市开始对南市区0.5平方公里进行了保护性试点改造。2007年,保护性改造工程全面启动。在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基本完成后,同步创建国家AAA景区,2008年被评定为国家AAA景区。2009年,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人居环境范例奖”。2012年在新疆星级景区评定中名列全疆第一。2013年获得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2014年提升评定为国家AAAA级景区,2015年获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二、划定核心保护区,保护好街区历史底蕴
一是核心保护范围采取严格保护,合理利用的措施,不得擅自改变街区空间和建筑原有的立面、色彩。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建筑和环境以保护、修缮和改善为主。
二是核心保护区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翻新、重建要以一个或数个现有院落为用地单元进行建设,延续历史风貌。
三是严格控制建筑高度,重建的不得超过两层,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按照原貌高度控制。
四是保持街巷的名称、走向和两侧建筑的尺度,历史街巷除瓶颈地段有碍交通需要拓宽外、应尽量保持原有的宽度。
五是保护水系等历史文化要素。
六是严格保护花园式建筑院落格局与小体量建筑的维吾尔特色民居。
七是严格广告招牌、防盗窗等外部设施的设置,不得遮挡、覆盖传统特色的建筑立面,不得破坏建筑的空间环境和景观,不符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则的要求立即拆除或限期整改。
三、严守底线,落实历史街区保护要求
一是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保护历史建筑的原貌状态,不改变建筑结构,院墙及门头形式,对于必要的修缮,在不破坏历史建筑原有的状况,不损害历史价值的情况下,并经过专家的论证,在专家的指导下按原式样、原材料予以修复。
二是民居修缮、整体以白蓝的风格为主,木质大门,表面用规则的线条进行修饰,建筑外墙为白色或蓝色,装饰和廊柱富有特色,屋顶为金属坡屋顶。
三是街巷风貌整治外立面改造,依然保留传统建筑构建、材质、颜色,突出门楣、护门板、窗楣、护窗板、檐口线等各个不同构件的不同色彩构成。
四是路面破损修复大面积路面破损用原有材料修复,避免颜色材料不统一打补丁情况,小面积路面破损可采用小面积装饰修复,也可作为街道特色。
五是水系修复保护与恢复历史遗留下来的沟渠水系。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伊宁市文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心伊宁市文旅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郭力 联系电话:15509999585
伊宁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
2025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