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机构 伊宁市教育局 索引号 6f0644421/2025-00277
公开目录 政协提案 文号
日期 2025-05-20 17:05 主题
浏览量 有效性

关于伊宁市政协第十七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79号提案的答复函

于红霞等委员:

你们在伊宁市政协第十七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提案”已收悉,首先,十分感谢你们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与深入调研。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优化组织架构,做好硬件配置。

一是加强心理辅导室建设。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小学心理健康辅导室配备标准》,指导全市各中小学配备建设心理辅导室。截至目前,建有心理辅导室的中小学89所(其中达到心理辅导室基本配置要求的学校27所),覆盖率100%。第22中学、第8中学、第3中学、第1中学等6所学校心理辅导室已配备沙盘游戏室、情绪宣泄室、个体咨询室等多种心理健康活动场所,并配备丰富的心理学书籍,供师生借阅。二是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22人,兼职87人,心理健康专干1人,专职教研员1人。今年以来,组织1000余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参加国培、区培、励根计划等线上线下培训。邀请“天山英才”陈丽丽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赴伊开展为期3天的“送教送培”工作,覆盖3000余人次。邀请伊犁师范大学赵雪艳教授、李冬梅教授为学校领导、中层开展心理健康培训,引导学校管理层不断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紧迫性。同时,积极发挥6个市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能手工作室引领作用,通过开展课例展示、集体备课、专家讲座、集中研讨等形式,培养一批理论性强、业务精湛的心理健康教育业务骨干。鼓励更多教师通过学习培训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动员班主任在持有学科资格证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心理健康课程培训。三是充分发挥全员育人作用。印发《伊宁市教育系统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学校领导、中层、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任课教师、保安、宿管等教职工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职责,形成人人关注学生心理的校园氛围。

二、强化日常监测,落实常态预防。

一是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依托地方课程,按照每班每周至少1课时的标准,规范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做好学生日常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加强入学季、考试季、毕业季等特殊节点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指导,第二十三中学、十九中学、十八中学等在中考季邀请新疆泰能学校、乌鲁木齐市101中学等骨干教师为毕业班学生开展团辅活动。二是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监测。每学期组织全市各中小学全覆盖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情况摸排,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小学五年级至高三年级建立“一生一档”,做到全覆盖。三是强化医校合作。邀请市人民医院心理科专业医生面向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开展危机干预专业培训,切实提升心理健康教师专业能力。同时与伊犁州康仁医院签订医校合作协议,康仁医院4名心理科专家点对点包联4所学校(4中、22中、2中、36中),覆盖师生近2万人,后续将逐年扩大包联范围。四是及早分类疏导各类风险隐患。教育系统定期摸排成绩不稳定、学业压力大、家庭环境特殊等9类需要关注的学生名单,并积极给与个别指导。

三、深化家校社共育,凝聚育人合力。

一是指导各中小学认真落实家访制度,保持家校常态化密切联系,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在家、在校相关情况,构建家校共育的良性格局。同时,通过家访、家长会以及家长开放日等活动,指导家长注重家庭教育,关注学生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帮助建立良性亲子关系。二是结合“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对1.2万余名特殊人员子女落实全覆盖包联,定期走访,做到生活上帮困、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三是协助社区做好心理健康及家庭教育工作,在十户街社区、天马社区、丽园社区、北大营社区挂牌“吴建邦心理健康及家庭教育工作室”“张克娟心理健康及家庭教育工作室”,为社区干部及群众提供心理咨询和家庭教育服务。截至目前已联合社区开展团体辅导活动、家庭教育讲座等20场次。四是将存在心理健康风险学生名单推送给各乡镇、街道,由村、社区协助做好基层工作,及时避免和消除恶性事件的发生。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伊宁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希望您一如既往的关心伊宁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市教育局联系人:杨杉           联系电话:18909990995

伊宁市教育局

2025年5月20日

关联稿件:
附 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