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机构 伊宁市营商环境建设局 索引号 6f0644421/2025-00288
公开目录 政协提案 文号
日期 2025-07-30 11:07 主题
浏览量 有效性

关于伊宁市政协第十七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44号提案的答复函

艾克拜尔·居马洪委员:

您在伊宁市政协第十七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优化企业营商环境的提案”已收悉。提案精准剖析了当前企业营商环境中的堵点难点,提出的建议具有重要实践价值。经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政策宣传与解读

(一)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扩大宣传覆盖面。以伊宁好地方客户端为第一发布渠道,联合伊宁市零距离微信公众号、伊宁市融媒体中心抖音号等新媒体账号,广泛宣传解读优化企业营商环境政策。伊宁好地方客户端开设《优化营商环境护航高质量发展》专栏,集中推送政策解读和典型案例;《伊宁新闻》《1016直播间》等广播电视栏目充分发挥传播优势,通过权威解读、深度报道,推动惠民政策直达基层;抖音、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伊宁市委书记李伟:优化营商环境干部作风不达标就“下课”》《积极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群策群力凝聚各方力量》等短视频,用生动直观的方式解读惠企政策,单条最高播放量达32万+。截至目前,累计刊发各类稿件329条次,制作发布短视频29条。

(二)聚焦政策落地实效,提升宣传精准度。围绕减税降费、要素保障、政策申报流程等企业关心的热点,组织记者深入政务服务大厅、工业园区、企业车间一线采访,捕捉政策落地的鲜活场景。推出《营商环境引凤来万康食品让伊宁大豆“增值腾飞”》《伊宁园区打出“加减乘”组合拳构建优质营商环境新高地》等新闻报道,跟踪金融机构、市场监管、司法等部门为企业送政策、解难题的全过程;发布《关于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线索的公告》等稿件,搭建“企业点单、媒体传声、部门接单”的互动平台,收集企业和群众建议,推动相关部门解决问题,有效提升了政策知晓率和惠及率。

(三)强化内外联动协作,形成宣传合力。加强与市场监督管理局、人社局、司法局等营商环境建设重点部门的日常沟通对接,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第一时间获取政策动态、工作亮点和企业需求,确保宣传内容与部门工作同频、与企业期盼共振。例如,中心积极与伊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接,推出伊宁市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安全红黑榜,截至目前已发布19期。通过公示红黑榜,有效引导消费者“择红避黑”,推动餐饮行业形成创优争先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政策执行与协同

(一)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部署。以实现“一门、一窗、一网”为目标,为解决“进一扇门,办所有事”这一难题,2019年伊宁市委、市政府以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来建设“一站式”综合性行政服务大厅。大厅总投资7000万元,建筑面积9961平方米。其中市级部门(单位)18个,供水、供电、燃气、排水、通信等市政公用服务企业5个,共有171名工作人员,日均接待办事群众4000余人。进驻事项702个,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包括税务、房产、出入境、投资建设、市场准入等一站式服务。基本实现审批服务事项的集中办理,最大程度实现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承诺。

(二)大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总体部署,根据自治区及州数发局相关要求,积极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窗口改革,着力打造“跨部门、跨层级、跨业务”的一体化政务服务新模式,推动由“一事跑多窗”向“一窗办多事”转变。中心积极推进,已有13项产生办件量,累计办件达19840件。

(三)大力推进综合窗口改革工作。政务服务中心联合进驻窗口部门进行综合窗口改革。结合实际,制定综合窗口设置方案,率先将高频事项整合为行业综合窗口,有效增加了高频事项的办理窗口,减少了群众等待时间;同时,将低频事项以行业领域为分类标准,整合关联性强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受理、分类审批、统一出件”,推动专业受理窗口向综合受理窗口转变,打破部门壁垒,实行“无差别受理、统一出件”,解决窗口忙闲不均问题,提升服务效率。目前已设置“高效办成一件事”窗口1个、“跨省通办”窗口5个、“援疆通办”窗口1个、“政策申享”窗口1个、“行业综合受理窗口”47个、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受理窗口、存量房交易综合受理窗口7个;涉农事务、民生保障、文教应急等“无差别综合窗口”3个。

三、加大市场监管与规范力度

(一)全力推进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助力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动员部署会议精神,合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支持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启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截至目前,伊宁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工作专班共摸排市场主体89291家(小微企业18424家,个体工商户70665家,其它经营主体202家),其中有融资需求的7183家(小微企业1791家,个体工商户5353家,其它经营主体39家),贷款需求额55.65亿元,授信金额46.18亿元,贷款金额40.93亿元,真正搭建起银企精准对接的桥梁,全面助力伊宁市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二)继续深入推动“政银合作”。在更多的银行网点设置“商事登记全业务自助一体机”,方便办事群众就近在银行网点由银行工作人员提供无偿的帮助,通过自助一体机可实现市场主体登记业务的全流程网办,并可在现场领取营业执照,办事群众可凭身份证直接打印新设的营业执照,累计共发放营业执照23983份,从而有效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目前,已开通30个银行营业网点可为个体工商户提供无偿的网上代办业务。

(三)提供更多的便利化登记的方式。通过制作个体工商户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全程电子化网报二维码,手把手教办事群众开展网报登记。同时制作视频教程,通过抖音账号,将更多的群众需要的特别是针对服务业的一些新的政策等内容进行发布,让想从事服务业的群众能够通过自主申报的方式取得营业执照。

(四)加强服务力度。在政务服务中心的网厅,配备工作人员为群众提供无偿的咨询服务,群众通过“网上办事大厅”可办理所有业务,工作人员通过手把手的辅导,可使群众学会了如何网报,而且实现了网报推广,从而逐步实现“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

(五)设置更多的代办点。将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以网上代办的形式延伸至各乡镇、街道,各银行网点,解决办事群众“就近办、就地办、一次办”的问题。目前,已开通30个银行营业网点可为个体工商户提供无偿的网上代办业务。

四、完善政策配套与扶持体系

伊宁市现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伊宁市职业技术学校),始终秉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与人才就业,已初步构建了与本地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需求紧密衔接的课程体系,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做好营销型人才培养,具体如下:一是伊宁市职业技术学校将深入市场调研,结合师资和教学条件制定详细课程开设计划,分阶段推进,如《市场营销基础》《消费心理学》等基础课程,逐步增加《网络营销》《营销策划》《电商直播》等进阶课程。组织教师参加高水平培训,与其他中职学校开展教学交流,共享教学资源;邀请企业营销骨干参与校本教材编写,融入真实案例。同时,利用线上教育平台,引入优质营销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主动与本地各行业代表性企业沟通,达成企业合作,明确合作意向与需求。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企业的营销项目融入教学,让学生参与实际营销活动策划与执行。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学习最新营销模式与技巧,并将其转化为教学内容。此外,与企业联合举办营销技能竞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竞赛优秀作品可由企业采纳并给予奖励。积极申请上级专项建设资金,打造模拟营销实训室,配置市场调研软件、营销模拟平台等设备,模拟真实营销场景。与合作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制定详细的实习计划,安排学生分批次到企业实习,由企业导师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建立实习考核制度,将实习表现纳入学生学分评定,确保实习效果。同时,定期对实训基地设备进行维护更新,保障实训活动正常开展。积极申请营销类教师人才引进计划。利用社交媒体、企业展会等进行宣传,与其他高校营销专业建立合作,吸引优秀毕业生来校任教。联系企业,主动邀请行业专家、资深营销人员来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开展讲座。

您的意见为我市优化企业营商环境提供了关键路径。我们将持续完善工作机制,期待您继续监督支持!

联系人:许珂                联系电话:18109997667

伊宁市营商环境建设局

2025年7月30日

关联稿件:
附 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