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机构 | 伊宁市发改委 | 索引号 | 6f0644421/2024-00144 |
---|---|---|---|
公开目录 | 发展规划 | 文号 | |
日期 |
|
主题 | |
浏览量 | 次 | 有效性 | |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精心指导下,伊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工作要求,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以脱贫攻坚统揽工作全局,以民生改善为首要任务,崇尚苦干实干、激励担当作为,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确保“十三五”全面收官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一、2020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做好经济规划,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
切实把做好经济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维护好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常态化做好年度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工作。完成《伊宁市二〇一九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暨二〇二〇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提出2020年计划建议;二是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按月开展国民经济运行分析,进行国民经济运行监测,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1-9月,预计生产总值增速在3.5%-5.5%之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6.78-17.17亿元,预计增幅3.5%-6%之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28.8亿元,同比增长24.4%,固定资产投资实现76亿元,同比增长18%;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1.7亿元,同比下降18.5%;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实现140亿元,完成任务的93.3%;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4.5亿美元,同比增长15.38%。三是启动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科学编制伊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对我市主动适应发展新要求、新形势和新挑战,找准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建设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优良的西部区域中心城市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目前已牵头制定了《伊宁市“十四五”规划实施方案》。下一步将积极配合规划编制专家小组开展好《伊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各项工作。四是进一步落实自治区、自治州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议精神,撰写《伊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并上报市政府。
(二)落实项目建设,推动民生改善
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202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64个(政府类128个、社会类136个),计划总投资412.27亿元,本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29.45亿元(较2019年增长50%),已完工项目43个,复工项目221个;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115.196亿元,完成计划投资率87%。
2.州直重点项目进展情况。纳入州直重点项目135个(政府类37个、社会类98个),计划总投资334.41亿元,本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02.92亿元,已完工项目20个,复工项目113个。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96.218亿元,投资完成率93.48%。
3.自治区重点项目推进情况。纳入自治区重点项目5个(续建项目4个、预备项目1个),计划总投资53.04亿元,本年度计划投资4.92亿元,已完工项目2个(伊宁机场改扩建、国网能源伊犁煤电有限公司2×35万千瓦热电联产)。复工项目3个,复工率100%;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5.164亿元,完成投资率104.95%。
4.中央预算内项目开工建设及资金拨付情况。2020年中央预算内项目共19个,总投资2.63亿元,下达中央预算内资金1.95亿元。截至目前市财政已到位资金4344万元,已支出1605万元。
5.政府债券资金项目开工建设及资金拨付情况。截至目前,2020年新增第三批、第五批及第七批地方专项债券资金已下达的项目共计12个,已下达的地方债券资金共计13.2亿元,市财政已到位资金13.2亿元,已拨付费用9.7亿元,拨付比例为73%。以上12个项目均已开工建设,完成投资5.86亿元。
6.抗疫特别国债项目开工建设及资金拨付情况。截至目前,2020年下达抗疫特别国债资金项目共4个,项目为伊宁市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伊宁市妇幼保健院新建综合病房楼及附属工程、伊宁市精神卫生中心建设工程、伊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新建传染病楼及改建门诊病区工程,项目总投资25882万元,目前市财政已到位资金14220万元,已拨付费用支出10244.7万元。
7.棚户区改造项目推进及资金筹措情况。2020年涉及5021户棚户区改造任务,总投资47亿元,资金来源主要通过市财政和引入社会资本实施城市面貌和居民住房条件的改善。截至目前已签订协议2978户,完成投资23亿元,协议签订率59.6%。
8.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推进情况。计划实施4个老旧小区项目(2019年老旧小区基础设施、2019年老旧小区改造二期、2020年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2020年老旧小区改造),总投资2.02亿元,2020年计划投资1.26亿,共实施3个片区、47个小区、7256户进行改造。目前完成投资6807.53万元,完工21个小区、1275户的改造,已开工建设47个小区,涉及4350户,开工覆盖率59.95%。
9.援疆项目推进情况。2020年南京援疆工作组安排对口支援项目26个,计划投入援疆资金1725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项目8个,总投资10928万元,已完成投资2951.31万元;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8个,总投资5425万元,已完成投资2294.34万元;预备费900万元。项目已拨付资金3382万元,全部按进度拨付。
10.招商引资进展情况。2020年,伊宁市计划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0亿元,增长125.5%。截止9月30日,伊宁市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07个,本年度计划投资177.74亿元,已到位资金138.65亿元(96个新建项目完成58.28亿元,111个续建项目完成80.38亿元),同比(73.21亿元)增长89.39%,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2.43%。
(三)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做好价格惠民及物资保供工作
1.深化民生价格改革。开展供排水价格调整、确保价格调控稳步推进;开展农村饮水工程、农业水价成本监审工作,确保农业综合水价改革持续推进;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对全市14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收费开展成本监审,制定出600元/生/月收费标准。采取财政差价补助的形式,减轻家长经济负担。预计将有4600余户家庭享受到政策红利;制定出中小学课后托管服务费收费标准,有效缓解了中小学生上学时间与家长工作时间不匹配问题;开展中小学学生餐成本监审,为教育部门提供价格参考依据制定伊宁市城镇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实施办法,提高用水效率、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强化价格收费监管。加强全市物业收费管理,规范物业收费对全市94家物业企业收费进行了价格备案,对10家存在“质价不符”的物业企业责令限期整改,对于限期整改不到位的给予降低收费等级处理。开展停车场收费备案,规范停车场收费全年受理16家停车场收费申请,对12家停车场进行了收费备案,其余4家停车场备案资料不全未通过审核。清理规范转供电环节加价行为,确保政策红利传导至终端用户。截至目前,已受理电费,水费价格举报12起,已按政策处理10起,退还多收价款6.2万元。
3.落实复工复产措施。制定并下发《关于落实阶段性降低伊宁市个体工商户经营场所用水价格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关于阶段性降低伊宁市个体工商户经营场所采暖费的通知》,确保降价政策红利传导至个体工商户,根据国网伊犁州供电公司测算,享受阶段性降低企业用电成本30090户,受益额为1445.013万元,减免金额已完成85%;降低工商服务业用气成本1300.1万方、322.09万元;享受水费优惠政策用户7639户,累计受益水量620155立方米,受益金额19.4万元;11030户享受采暖费优惠政策,累计受益面积122.35万平方米,降价金额85.6万元。
4.做好粮食储备供应工作。一是建立粮油应急储备,树立粮食工作“兵地一盘棋”思想,疫情期间深入各粮油生产经销企业及可克达拉市、68团、69团统筹协调做好粮油生产储备工作。2月建立面粉应急储备1500吨、大米应急储备3500吨、食用油应急储备1100吨。8月建立90天面粉应急储备13500吨(成品2500吨,协议供货11000吨),大米应急储备6300吨(成品1000吨,协议供货5300吨),食用油应急储备1980吨(成品1000吨,协议供货980吨),确保我市口粮绝对安全。二是抓好夏粮收购工作。夏收期间我市收购入库小麦1.88万吨,其中伊宁市片区收购入库1929吨,跨县收购入库1.69万吨,累计支付小麦款4500余万元,保障我市粮食企业生产用粮充足供应。
5.做好救灾物资储备发放工作。落实专人负责物资储备库的管理,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全面做好救灾物资入库、保管、出库等凭证手续,做好对救灾物资的防火、防盗、防潮、防霉变等管理。截至目前,根据伊宁市应急管理局救灾物资审批,共发放棉被550床、棉褥170床、塑料布29卷、帐篷96顶、雨衣15件。
6、保障能源安全生产供应。严格履行煤炭、天然气管道能源领域安全监管职责,针对监管行业领域特点,突出重点行业、重点时段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确保了煤矿、天然气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疫情期间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调度,严格复工复产程序,依法依规推进煤矿复产复工。统筹保障民用煤与工业用煤供应,民用煤夏季日供应400余吨,冬季日供应1000余吨。工业用煤日供应3.66万吨,确保了我市能源绝对安全。
(四)聚力脱贫攻坚,内生动力持续激发
1.多渠道落实就业创业攻坚。2020年全市易地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为14户47人,目前,普通劳动力24人,搬迁家庭每户至少解决一个就业岗位,其中:企业、园区就业5人、自发零散稳定就业11人、自主创业6人、公益性岗位2人;缴纳养老保险31人;缴纳医疗保险47人;纳入农村低保13人。
2.实施扶贫项目。全市6个贫困乡镇,2020年实施基础设施和民生改善项目11个,总投资1.04亿元,主要为“畅通惠民”工程、农村饮水工程、产业惠民工程,推动村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成果。
3.援疆扶贫专项行动工作。投入援疆资金17253万元,其中扶贫资金1471万元,实施精准扶贫项目5个。在做好贫困人口社会保险托底方面,已为467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缴纳社会养老保险,救助贫困孕产妇5人24万元;在做好疆外大学就读的贫困大学生生活补贴政策方面,登记审核204人,发放补贴122.4万元;在转移就业帮助贫困群众持续增收方面,疆外转移劳动力114名;在持续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方面,安排498万元实施伊宁市富民安居工程,帮助298户一般户、100户四类人员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梦想,目前该项目竣工率100%,并安排资金196万元,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2170张床和书桌、饭桌,改善贫困居民生活条件;在消费扶贫方面。协调农业农村局、农商集团,帮助销售农产品100吨,价值733.5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全委上下齐心协力,奋发进取,苦干实干,各个工作领域都取得了新的突破,也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在总结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所取得的成绩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仍然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储备不足。项目单位对项目前期工作不重视,不愿过多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缺乏长远谋划,超前意识,只考虑眼前利益,项目储备还停留在国家、自治区有明确资金投向时才做准备,从而造成我市项目库储备不足。上级申报项目政策下达后,没有备选项目可供筛选,由于时间较紧,部分单位基础资料不充分,临时编凑项目,匆忙应对,项目申报的质量不高,文本不规范性,造成通过审核入库率低,资金到位率低。
2.项目跑办力度不够。发改委及项目单位缺乏“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跑上级厅(局)主动性不强、频率不高,信息不畅,对项目资金的争取持等待态度,因循守旧,被动等待,等计划分配安排,积极进取意识不强,不愿意主动去争取、谋划项目,导致错失部分项目争取良机,争取工作滞后。
3.缺乏专业机构指导。由于项目单位缺乏专业机构人员的指导,在项目谋划及申报过程中,普遍存在对政策不熟悉、编报专债项目收益分析不精准,导致第三批专债申报项目较多,最终被国家锁定较少,造成我市申报第三批专债项目在全州排名倒数第二。
三、2021年工作谋划
(一)在抓好经济规划上持续加力,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1.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伊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经市委政府审定后,提交伊宁市第十七届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进行审议,修改完善后提交正式成果。
2.做好宏观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编制我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适时对经济运测,形成每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编制《伊宁市二〇二〇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暨二〇二一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呈报市委、市政府审定,提交伊宁市第十七届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进行审议通过。
(二)在推进项目建设上持续加力,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年我委将继续牢牢把握项目建设这个“主抓手”,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不断加强工作力度,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助推经济高质量健康发展。
1.加强国家政策学习。专班人员要反复研究学习国家、自治区下发专项债、新增中央投向等方面的政策,提升最新政策的解读及把握能力,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组织各项目单位谋划、包装项目,对项目可行性做好充分论证,努力提高项目成熟度,为成功争取项目做好准备。
2.加强项目储备工作。围绕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经济工作的部署,有的放矢引导、配合各项目单位抓紧谋划筛选一批规模大、水平高、带动力强的好项目并提前储备,不断充实完善项目库,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以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切实步入“建设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轨道,确保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真正落到实处。
3.全力跑办争取项目。定期到自治区、州发改委相关处室汇报工作,并时常主动邀请上级发改部门来我市调研指导;提前推进前期准备工作,使项目符合国家政策导向要求,确保上级部门需要时拿得出、用的上;同时强化发改与财政部门的沟通衔接,确保第四批专项债项目成功申报并尽快落地。
4.提高项目工作质量。一是积极推动项目单位委托专业咨询单位提供招标代理、勘察、设计、监理、造价、项目管理等全过程咨询服务,政府投资项目优先采取综合性的咨询服务方式,满足建设单位一体化、专业化的服务需求,有效缩短工期、规避风险、减轻业主负担,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二是放宽眼界,聘请一批疆内外观念新、思路广、经验多的专业咨询机构深入调研、广泛论证、科学谋划、全盘统筹,不断提高项目储备质量。三是加强项目专业队伍的建设,招考引进、配齐配强项目岗位人员。同时,健全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部门单位及个人争资争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在疫情防控攻坚战上持续加力,做好稳价保供工作
1.强化价格管理工作。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价格
政策,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与服务,切实将政府价格管理职能重心从政府直接管理具体价格水平转向规范价格行为上,抓好价格热点、难点问题调研落实。二是建立、完善并积极推行成本调查、监审、集体审价、价格听证和价格政策发布制度,进一步严格依法行政,推进政府定价行为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
2、完善粮油煤炭应急储备供应机制。以服务宏观调控、调节稳定市场、应对突发事件和提升国家安全能力为目标,科学确定粮油煤炭储备供应功能和规模,完善储备供应管理体制,健全储备供应运行机制,强化内控管理和外部监督,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重要生活物资安全储备供应保障体系。
3.做好救灾物资补库管理工作。重视事前应急物资储备工作,会同应急管理局提前按需保量部署,定期检查有效期,提高物资流动性,缩短更新周期。积极开展相关部门协作储备。避免重复采购,统筹发挥发展改革、卫生健康、公安、应急、商工、市场监管、住建、农业农村等部门职能,确保应急物资安全可靠,进一步实现资源整合,保障物资采购、储备、发放全流程顺畅运行,形成政府合力,确保应急救灾物资关键时候拿的出、用的上、用得好。
撰稿人:袁延成 编辑:祖丽皮亚审核:邓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