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机构 伊宁市统计局 索引号 c63516000/2024-00149
公开目录 统计信息 文号
日期 2024-10-25 12:10 主题
浏览量 有效性

1-3季度伊宁市建筑业运行简析

1-3季度,全市上下紧盯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狠抓项目建设,扩投资、促增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扎实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在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项目逆势增长的带动下,建筑业企业抢抓机遇,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建筑业总产值保持较快增长,为伊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一、建筑业市场运行特点

(一)建筑业产值稳步攀升

1-3季度,辖区53家资质以上建筑企业,较上半年增加8家,较上年同期增加12家完成产值105.91亿元,同比增长31.5%,高于州直平均水平13.2个百分点,总量在州直排名第一,增速在州直各县市排名第5增速较上半年提高5.5个百分点。

1:伊宁市与州直各季度建筑业产值速情况(%

增长主要因素一是新入库企业净增形成拉动1-3季度,新增升规纳统资质以上建筑企业10家,累计完成产值13.46亿元,占全部总产值的12.7%,拉动全市建筑产值增长16.8个百分点。其中,上半年新增入库的中建新疆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和新疆宏晟源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分别拉动增长2.2和5个百分点;三季度新增入库8家企业,新疆陕建天山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和伊犁太平洋建设有限公司分别拉动1.3和0.5个百分点,6家本地民营企业拉动增长7.8个百分点。二是存量国有控股企业贡献较大。本土存量1家国有控股企业(伊宁市城市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资质高(壹级),在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政策红利下,企业的资金融资及承揽业务能力强,1-3季度完成建筑业产值38.8亿元,拉动增长4.5个百分点,贡献率14.4%三是乡村振兴建设带动产值增长。乡村振兴战略受国家专项政策补助,企业投标积极性高,补助政策效益显现。1-3季度,全市7家水利企业累计完成产值14.6亿元,同比增长41.9%,占全部产值的13.8%,拉动总产值增长5.4个百分点。

四是签订合同额持续增长1-3季度,签订合同额264.72亿元,同比增长28.2%,较上期增长30.2%;其中上年结转合同额162.5,较上年同期增长17.8%,较上期增长6%;新签订合同额102.18亿元,同比增长49%,较上期增长2.04倍,签订合同额的持续增长,将为全市建筑业后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五是在外省完成产值实现零突破。前三季度,伊宁市加大对建筑业企业的培育工作,从政策引领、搭建平台、扶持拓业等方面,多举措培育建筑业企业发展,一批优质建筑企业在本地落户安家。一季度从乌市高新区引进迁移注册1家中建新疆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央企),在浙江、山东、海南、重庆等地承接业务。1-3季度,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在外省完成产值1.08亿元,同比增长100%,疆外市场拓展力度有所增强突破多年来我市没有外省完成的产值局面。

二、存在的问题

(一)重点企业支撑力不足

建筑业龙头企业是我市建筑业产值的主要支撑力量,辖区53家资质以上建筑企业中,产值占比最大的伊宁市城市建设有限责任公司(36.6%)仅拉动4.5个百分点,较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减少16.7和29.5个百分点,其生产能力的大小几乎左右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向另本1家重点民营支柱企业,伊犁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由国企改制为私营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资质高(一级),拓展业务能力强。今年前三季度因受新签订合同额较同期下降3.1%的影响完成建筑业产值11.5亿元,同比下降14.2%,占总产值的10.9%,下拉2.4个百分点,这也在很大程度了上影响了建筑业总产值增长

(二)引进培育企业竞争力不强引进新成立的企业资质提升需要大量的生产业绩和较长的培育时间。如今年新引进入库的伊犁太平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新疆陕建天山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均为二级资质,前三季度2家企业签订合同额6.6亿元,仅占全部签订合同的2.5%,完成产值1.36亿元,占总产值的1.3%,拉动增长1.7百分点。

(三)产业结构不完善,转型升级推动不力目前我市53家资质以上建筑企业中,传统房建企业30家,占资质以上企业个数56.6%,完成产值82.7亿元,占比近八成,房屋建筑行业产值超过其他个行业(水利、公路、隧道、电力)产值总量之和,说明我市建筑业行业依然以传统房屋建筑业为主导。在现行房地产行业大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此种行业结构必然造成整个建筑业行业的不景气,房屋建筑业企业亟需转型。土木工程行业是未来建筑业发展主导方向之一,近两年全市土木工程行业虽然保持了良好的增量,但行业产值在全市总量中依然偏低,且我市具有土木工程建筑资质的企业数量较少,在承接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在诸如新基建、专业性强的铁路、高等级道路、隧道和桥梁、幕墙、地下廊道等工程项目建设缺乏优势,极大影响了项目竞标中标和市场扩张占有能力,进而影响了产值增长。

三、下阶段对策建议

(一)多措并举提实力,推动建筑业企业转型升级。一是培育企业扩能增产能力。鼓励本地企业做大做优,支持一些综合实力强、信用良好的本地建筑业企业参与到我市基础设施、公共交通、水利水电、建筑装饰装修等领域承缆业务签订合同形成增量二是鼓励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激励企业发挥协同效应,不断拓展产业链高附加值业务领域,积极向科研、设计、施工、咨询等方向发展,形成一体化综合发展格局三是促进建筑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大力支持房屋建筑业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其向土木工程、装配式建筑工程、装饰装修等新领域投产增效,大力发展专业化施工,进一步优化建筑产业结构

(二)建立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联系机制。加大重点企业调研分析,制定切实可行扶持政策高资质龙头企业在我市建筑业发展中的带动支撑作用十分突出,重点抓好高资质建筑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是确保全市建筑业的持续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面对当前重点企业产值总量带动不足的现状,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其生产经营情况的研判分析,切实了解企业当前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困难,继续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为企业解决问题,促进我市建筑业大型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使我市建筑业龙头企业在当前形势下能保持较强的竞争力

(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加快落实当前中央针对恢复经济实施的一揽子增量政策举措,围绕稳增长、扩内需、化风险为企业纾困增效,特别是在结构优化、施工保障、工程款清欠等方面加大政策落地显效力度,为本地建筑业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吸引外地优秀建筑企业在本地注册独立核算的法人企业、吸引高质量行业人才就业,引导建筑业市场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

四)加大升规纳统监测培育力度。加强与行业部门联动,建立企业预备库动态管理、及时监测跟进,选择培育一批有大项目建设的优质企业,充分挖掘市场潜力争取早入库纳统早报数推动新增企业量质齐升

撰稿:张华静编辑:何伟审核:张希梅

关联稿件:
附 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