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机构 | 伊犁州生态环境局伊宁市分局 | 索引号 | 709062000/2025-00011 |
---|---|---|---|
公开目录 | 通知公告 | 文号 | |
日期 |
|
主题 | |
浏览量 | 次 | 有效性 | |
一、环境空气质量
伊宁市环境监测站对三个国家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伊宁市环保局子站、西公园子站、三水厂子站)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进行评价。
2024年1月1日—12月31日,应监测天数366天,实际监测天数366天。伊宁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一级天数(优)为102天,占27.9%,二级天数(良)为248天,占67.8%;三级天数(轻度污染)13天,占3.6%;四级天数(中度污染)3天,占0.8%;五级天数(重度污染)0天;六级天数(严重污染)0天。优良天数350天,占95.6%。与2023年同期相比,伊宁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一级天数增加24天,二级天数增加11天,三级天数减少12天,四级天数减少6天,五级天数减少12天,六级天数减少2天。优良天数增加34天,优良比例上升了9.1个百分点。
伊宁市城市空气主要污染物为臭氧、PM10和PM2.5。
PM2.5(细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为28μg/m3;PM10(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为51μg/m3;SO2(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8μg/m3;NO2(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为28μg/m3;CO(一氧化碳)日均值第95百分位浓度值为2.4mg/m3;O3_8h日最大8小时均值第90百分位浓度值为129μg/m3。
二、声环境质量
2024年,伊宁市环境监测站对伊宁市声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包括城市功能区噪声24小时连续监测、道路交通噪声监测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和《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640-2012)进行评价。
1、功能区噪声24小时定点监测
伊宁市市区共布设4个功能区8个监测点位。1类区设在72团办事处、原弓月大酒店、十号小区;2类区设在伊宁市环保局、唐布拉宾馆;3类区设在国投电厂;4类区设在解放路原花明园饭店、新华路原驼舟大厦。每个季度监测1次,每个监测点进行24小时连续监测。
从2024年全年的监测结果看,昼间:1-4类功能区噪声值均在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标准范围内。夜间:1类功能区和2类功能区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夜间噪声值均达标;3类功能区第一季度、第四季度夜间噪声值达标,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夜间噪声值不达标;4类功能区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夜间噪声均不达标。夜间超标原因主要是道路交通噪声。
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
2024年伊宁市区域声环境监测点位布设以伊宁市中心点(阿合买提江路伊犁州农业农村局(州机关综合办公楼))为基点,以850米×850米划定监测网格,以100%覆盖建成区为原则向外映射,最终重新调整有效网格101个,总覆盖面积72.973km2,覆盖率达61.8%。在每一个网格的中心布设1个监测点位,每年昼、夜间监测1次。
2024年伊宁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值50.5分贝,声环境质量均处于“二级”“较好”水平。主要噪声源比例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生活噪声>施工噪声>交通噪声>工业噪声。
昼间有87.1%的城区面积和94.1%的城区人口在55分贝以下较好的声环境质量下生活。
3、道路交通噪声监测
2024年依据《新疆伊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年)》、《伊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8-2035年)》,结合伊宁市最新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现状,最终确定在41条道路设置监测点,其中主干路20条、次干路21条。
伊宁市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噪声值64.7分贝,昼间平均车流量Q=1323辆/小时,平均峰值L10=67.4分贝,平均中值L50=62.0分贝,平均本底值L90=55.8分贝。较好以上路段(70分贝以下)比例占91.86%,超过70.0分贝路段长度比例8.14%,路段长度9.739千米。
三、地表水环境质量
2024年,对伊犁河伊宁市段的伊犁河大桥断面、英也尔镇断面进行了监测。从全年监测结果看,两个断面(各项指标年平均浓度)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质,水质状况属优,与2023年相比持平。
四、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
2024年,对伊宁市地表水水源地进行监测。从全年监测结果看,伊宁市地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质,水质达标率为100%。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生态环境局伊宁市分局
2025年2月13日
撰稿:阿比达·扎克尔 编辑:王安银 审核:余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