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机构 伊宁市司法局 索引号 34b304000/2025-00003
公开目录 行政执法监督 文号
日期 2025-04-22 17:04 主题
浏览量 有效性

伊宁市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4年,伊宁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践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以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正公开、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为目标,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现将本年度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党的领导,筑牢法治政府建设根基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引领作用,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将宪法法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法律法规做为年度学法清单,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7场次其中习近平法治思想1场次政府常务会学法2场次。召开依法治市委员会会议、述法工作会议5场次研究制定《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工作要点》,推动完善法治政府建设示范指标体系等3个长效机制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将法治教育贯穿在6期班次中,示范性培训党员干部6300人。组织参加法治讲堂·逢九必讲法治讲堂324.2万人次。落实领导干部任前考法制度,组织开展12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253名拟提拔和进一步使用的领导干部参加考试。

二是强化法治保障能力。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召开2次专题会议研究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把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指导乡镇、街道充实综合执法队力量队伍,补充行政执法人员127人组织各行政执法单位人员参加自治区统一考试,252人获得行政执法资格;围绕乡镇(街道)赋权事项印发赋权事项指导手册,开展培训2场次、培训3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人员行政执法能力。高标准完成22个乡镇(街道)司法所规范建设,为基层司法所配备工作人员124人,其中政法专项编制22人,法律专业人员40人,基层法治队伍得到进一步优化

三是强化法治督察工作。围绕重点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法治督查。78日至10日牵头组织3个督察组对全市11个乡镇(街道)、30个市直部门进行法治督察,以督察促整改提升。718日至20日顺利完成自治区法治督察迎检工作,并将自治区、自治州法治督察反馈的共性及个性问题进行细化梳理,督促各相关单位进行整改,通过统筹协调推进,严格责任落实,跟踪整改问效,为持续深化全面依法治市和法治政府建设筑牢了根基。

(二)深化改革创新,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一是优化机构机制。挂牌成立营商环境建设局,制发《伊宁市政法机关2024年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建立市委、市政府领导包联机制,41名县级和257名科级领导包联331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帮助企业解决梗阻问题250余条。

二是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实行权责清单制度,23个政府部门及企业进驻政务服务大厅,进驻行政服务事项701项,公共服务事项208项。扩大兵地通办事项范围,确定可通办事项215个,实现审批服务事项一站式集中办理。

三是推动产业发展。聚焦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及伊犁州产业体系建设,制定实施《伊宁市推进自治州“1+10+X+N”产业体系建设包联服务方案》,通过调动各部门抓产业、促发展、调结构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招商引资推进项目145个、到位资金415.9亿元。

(三)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权利运行机制

一是完善政府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市政府常务会议工作规则,依法规范市政府文件流转及阅签、重大事项沟通办理、调查研究等工作。严格落实民主集中、请示报告制度,集体研究决策各类事项116项。扎实推进乡镇(街道)32项赋权事项落实,结合权责清单梳理,厘清权责边界,确保权责与法定一致。

二是落实法律顾问制度。采取内选、外聘1+N”联合聘请等形式,外聘40名律师、内部选任14公职律师担任政府部门法律顾问,确保了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全覆盖。对全市重大公共政策、重要规划和重点项目,发挥法律顾问合法合规性审查作用,审核文件、公告、合同等议题171件,保障政府决策合法性和科学性。

三是落实监督检查机制。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建立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热线协同配合机制,督促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累计开展专项监督检查20轮次,查行政执法案卷200余件,下发行政执法监督意见书15份,均有效整改。

四是提升行政复议质效。规范建设了全疆首个县级人民政府集听证室、调解室等一厅六室于一体的一站式行政复议中心,高标准承接了自治区法治政府建设现场推进会行政复议观摩点工作。2024年,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65件;落实行政复议应调尽调机制,充分化解行政争议,和解调解率同比上升43.8%;加强内部监督,纠正不当行政行为,纠错率达26.4%,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80余万元;加强府院联动,认真分析研究、整改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案件中纠错率高、败诉率高的共性问题,起到了规范一行、治理一片的效果,行政机关败诉率同比下降62%;行政复议案件数量连续两年超过法院同期受理行政诉讼案件数量,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效果显著,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五是严格合法性审围绕各类行政行为及行政规范性文件开展合法性审查,对25件审核提出意见建议89项,清理废止和失效行政规范性文件及政策性文件59件。组织52个单位梳理行政执法事项,提出审核意见293条,审核通过4200余项,为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打下了基础。

(四)聚焦民生福祉,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

一是坚持把矛盾纠纷源头治理作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有效途径,构建市乡村三级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892批次,762件信访问题得到有效化解,61件信访积案画上圆满句号,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6.3%

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利用4自治区宪法法律宣传月、5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时间节点开展集中宣传活动58场次。各普法责任制单位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000余场次。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驻村工作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通过国旗下讲法冬季大培训奶茶会形式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将法治宣传活动融入文艺汇演,开展法治+文艺活动6场次;全市各中小学校开展宪法法律宣传月主题班会2400场次、国旗下献词3000余场,宪法晨读覆盖学生12万余名,绘制手抄报1000余份,开展课前讲法1200余次。90名法治副校长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500余场次。在伊宁好地方客户端开设专题、专栏发布相关稿件,同步在YTV-1YTV-2、调频广播101.6、农村广播进行播出,农村广播录播维吾尔语版《法在身边》,通过多语种的宣传让更多的人学习法律,伊宁广播101.6在直播节目《1016直播间》《畅通伊宁》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

组织开展服务实体经济律企携手同行、民营企业法治体检专项行动,组织律师走访民营企业74家,召开座谈会96场,出具法律意见书63份,排查企业存在法律风险15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健全多元化涉企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全市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化解涉企矛盾纠纷437件,切实帮助企业降低维权成本、提高维权效率。

建立健全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年度检查考核机制,对23家律师事务所进行年度考核,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2次,重点检查律师事务所内部管理、业务开展及律师执业行为,对发现的25个问题责令限期整改,有效规范律师执业秩序;强化投诉处理,共受理律师投诉案件15件,均及时进行调查调解处理,退回当事人相关费用1.6万元,有效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和律师行业声誉;

加强公证行业管理,推动公证机构最多跑一次”“不见面过户、带押过户改革,全年共办理公证事项7689件,办理老年人、军人、残疾人、五保户等特殊群体的20余件,减免公证服务费用2.1万元,全年压缩办证期限件数2511件,精简证明材料412件,远程公证办理95件,上门服务办证216件,免费解答法律咨询4000余人次。

做实法律援助工作,畅通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特殊人群法律维权绿色通道。加大进城务工人员讨薪案件的法律援助力度,全年共受理农民工讨薪案件6件,为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63.73万元,接待法律咨询来访群众256人次,接听“12348”来电6140人次;全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10件,其中刑事案件192件,民事案件17件,行政案件1件,发放法律援助补贴9.18万元。

二、存在的不足

2024年,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是法治政府建设理念有待进一步增强。部分领导干部的法治建设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单位对推进依法行政重要性认识不足,紧迫感不强,缺乏长远规划,制度建设和工作成效还未达到预期。

二是行政执法监督措施还不够有力。个别部门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不强,执法中仍然存在三项制度落实不规范问题。依法治市办力量还比较薄弱,司法改革后,专职、专业工作人员力量不足,发挥综合协调、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作用还不充分。

三是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推进不平衡。市直单位之间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上不够均衡,个别乡镇(街道)依法行政工作还比较薄弱,面对各类矛盾和问题,部分工作人员特别是个别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还不够强,尚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四是执法普法水平亟待提升。面对新兴复杂领域,执法人员知识储备不足,缺乏有效的执法手段和应对能力。普法未能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和接受能力,缺乏针对性,使得普法内容与公众日常生活脱节。

三、下一步计划

一是加强法治意识培养。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其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根本遵循。通过组织专题培训、讲座、研讨交流等活动,提高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使其深刻认识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对执法行为的全过程监督。充实依法治市办工作力量,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加大对三项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力度,对落实不规范的部门和个人进行严肃问责,确保行政执法公正、规范、透明。

三是促进法治政府建设均衡发展。加强对市直单位和乡镇(街道)的分类指导,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推进方案。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督促整改。

四是提升执法普法水平。选派执法人员到先进地区或相关领域企业学习实践,积累执法经验,鼓励执法人员自主学习新兴领域知识,参加线上课程、学术研讨等活动。创新普法宣传方式,增强普法宣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结合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如法律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

关联稿件:
附 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