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伊宁,阳光和煦。每天清晨,家住伊宁市亿臻世家小区的居民刘宣都会准时到家门口刚刚落成的小游园锻炼身体。“以前这里杂草丛生,是一块闲置地。现在这里变成了漂亮的‘口袋公园’,种满了各种花卉,我们散步、健身都有了新去处。”她笑着说道。

图为9月12日,家住伊宁市亿臻世家小区的居民刘宣和家人到家门口刚刚落成的小游园锻炼身体。李亚锋摄
刘宣口中的“口袋公园”,正是伊宁市近年来大力推进的城市更新项目之一。今年以来,伊宁市以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市民获得感为目标,聚焦基础设施短板,通过道路焕新、水管网改造和公园建设三大工程,奏响城市“三重奏”,让这座边陲城市焕发崭新活力。
道路是城市的血脉,事关市民出行和城市发展。伊宁市今年计划对31条城市道路“焕颜”,总长度约36.69公里,总投资超过4.77亿元。这些道路大多因路面狭窄、破损严重,已难以满足当前交通需求。
9月12日,在伊宁市斯大林路道路提升改造工程现场,机器轰鸣,车辆穿梭,工人忙碌而有序地作业。项目负责人徐彬介绍,此次改造不仅拓宽了车道,还同步实施雨水、供水、再生水及电力管网的综合更新,实现“一次开挖、多项施工”,最大限度减少重复开挖对市民生活的影响,该改造工程预计于9月15日完成并恢复通车。
伊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项目办工作人员于海杰介绍,目前已完成伊宁市英阿亚提街、后滩路等15条道路共17.62公里的改造,道路通行能力平均提升40%,有效缓解了城区交通压力。下一步,还将实施伊宁市河北路(西环路—新村路)、解放南路(上林广场路口—阿依墩街)等路段改造,持续完善城市路网,助力伊宁市打造全疆副中心城市。
作为城市的“生命线”,供水安全直接关系千家万户。伊宁市老城区部分供水管网已使用超过20年,老化严重,跑冒滴漏和爆管现象频发。今年,伊宁市投入2.8亿元,对79条主次巷道的老旧管网进行全面改造。
“以前一到夏天用水高峰,水压就特别小,连热水器都打不着。”伊宁市新华东路一位居民感慨道,“现在好了,水压稳了,水质也更清了!”
伊宁市自来水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部长赵琨介绍,本次改造全部采用新型球墨铸铁管和PE管,具有耐腐蚀、寿命长、不易结垢等优点。项目完工后,将大幅降低漏损率,延长管网使用寿命,从根本上解决因管网老化导致的供水问题。
此外,伊宁市还新建了智慧水务调度系统,通过远程监控实时监测全市水压、水质,实现精准调度,显著提升供水保障能力。
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正成为伊宁市民的生活常态。截至目前,伊宁市充分利用城市边角地、闲置地,规划建成街头绿地游园以及“口袋公园”87处,总面积达1000亩。这些公园规模虽小,但功能齐全,配备了健身器材、休闲座椅、绿化景观和亮化,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图为伊宁市印象江南小区旁的“口袋公园”一角。李亚锋摄
在伊宁市成都南路的一处“口袋公园”,设计者巧妙融入现代化廊架,通过透水沥青的路面设计,呈现出“人在画中走,画在景中游”的诗情画意,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伊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园林服务中心主任宋晓晓告诉记者,近年来伊宁市积极践行“百姓园林”的理念,认真梳理城市边角地和闲置地,将其打造成为金角银边,成为百姓家门口的“口袋公园”,这些公园如绿色珍珠般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实现了市民“出门见绿、步行入园”的高品质生活愿景。
伊宁市三大工程的实施,为将伊宁市打造成全疆副中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伊宁市还将通过加快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奋力谱写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记者李亚锋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