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9时,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横跨伊犁河的国内首座三塔四跨“O”形矮塔斜拉桥——伊犁河三桥主桥成功合龙,为实现通车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图为8月12日,中铁三局施工人员庆祝横跨伊犁河的国内首座三塔四跨“O”形矮塔斜拉桥——伊犁河三桥主桥顺利合龙。李亚锋摄
由中铁三局承建的伊犁河三桥地处伊宁市、可克达拉市、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三地交界核心区域,全长2.86公里。它连接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伊宁园区与察布查尔县湿地公园,按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兼城市主干道标准建设,设计时速60公里。
作为国内首座三塔四跨“O”形矮塔斜拉桥,伊犁河三桥主桥以“鱼跃鸢飞·春华秋实”为主题,其中塔高51米,两侧边塔高50米,“O”型钢结构索塔由8类节段构成,最重节段近百吨。桥梁桩基直径达2.5米,最长深入地下55米。全桥共设54对斜拉索,最细索体直径仅273毫米,却可承载400吨拉力。

图为8月12日,横跨伊犁河的国内首座三塔四跨“O”形矮塔斜拉桥——伊犁河三桥主桥正在进行合龙段混凝土浇筑。李亚锋摄
伊犁河三桥是伊宁市“七纵、三横、一环、七放射”规划路网中的第五条纵线。从地理位置上看,其起点位于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伊宁园区,向南布线跨越伊犁河,终点位于察布查尔县湿地公园,这一布局使伊犁河三桥成为又一条快速过河通道,极大地促进伊察之间的交通联系,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坚实交通基础。
记者了解到,为保护毗邻的伊犁河国家湿地公园,伊犁河三桥项目创新采用“旋挖+动态泥浆系统”工艺,施工工效较冲击钻提高近10倍,且降低噪音成效显著。同时,项目运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施工“模拟预演”,结合智能定位装备与高精度监测,攻克了狭小空间精准定位与混凝土充盈密实度难题。另外,通过预埋传感器与仿真模型,对每个梁段应力应变及三向预应力张拉值实施精准控制,保障大桥顺利合龙。
伊犁河三桥项目(一期)负责人吴巨超介绍,伊犁河三桥通车后,将缩短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伊宁园区至察布查尔县车程近1小时,有效破解伊犁河南北两岸联通瓶颈,优化伊犁河谷交通格局,助力特色农产品外运以及旅游环线的形成,为加速构建区域快速路网、促进“两霍两伊”一体化发展、服务“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推动边疆繁荣稳定注入强劲新动力。(记者李亚锋陈天金)